旧版主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研究生教育
站内查询
研究生教育
 综合新闻
 通知公告
 单位介绍
 招生简章
 规章制度
 导师简介
 图片资料
 奖学金
 学位申请
 学生名单
 文档下载
网上公务
一周会议 邮箱登录 所长信箱
内部信息 ARP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简章

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13-08-15     作者:

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单位介绍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风景秀丽的科学岛,正式成立于197910月。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拼搏努力,智能所已发展成为一个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任务、从事高新技术开发应用、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应用与基础研究并重的科研机构。全所现有正式职工200多人。

    智能所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重要研究单元之一,科研学科重点为仿生感知与智能科学,现设置四个研究单元即:仿生感知与控制研究中心、仿生功能材料与传感器件研究中心、智能信息系统研究中心、运动与健康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承办自动化领域核心期刊《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EI收录)。

    智能所以探索和发展仿生感知与智能科学技术,为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的改善与延伸提供先进的信息获取与智能决策理论、技术、系统为使命,致力于在仿生感知、信息获取、智能农业信息系统、智能检测与控制、微纳米技术、先进制造、安全系统等重要领域为国家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和贡献。建所三十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科院、省部及地方科技攻关等课题近千项,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大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0多项科技奖。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深入推进,智能所在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上、科技成果数量和层次上均不断提高、取得进展,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研究生教育是智能所人才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所认真贯彻中国科学院所系结合的方针,积极参与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自2003年起将研究生教育纳入到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唯一一家研究所),学生既可享受中国科大优质的教育资源,又在科学院研究所从事科研论文工作,这种崭新的培养模式对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全所现有在学博士生60人,硕士生170人,他们已成为研究所一支重要的科研生力军。    

   热忱欢迎全国各地优秀学生报考我所硕士研究生。

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报考说明  12013年我所拟招收硕士生50-60人(含推免生),具体招生计划以中国科大下达的为准。

2、由于我所研究生招生已整体纳入到中国科技大学,考生在报名时第一志愿报考单位需填“中国科技大学”(代码10358),院系名称填“智能所”(代码157)。报考我所研究生即报考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学生按中国科大要求进行培养,毕业颁发中国科大学历和学位证书(在中科院属研究所中我所是唯一执行此种培养模式的科研机构)。

3、我所研招办联系人:王老师,刘老师(Tel:0551-5592420,5591136,邮件:yhwang@iim.ac.cnlsw@iim.ac.cn

专业名称、研究方向

拟招生人数

初试科目

考试范围

参考书目

化学(070300

1、仿生纳米材料与传感器

2、仿生敏感材料与元件

3、功能高分子合成与设计

4、纳米器件制造

20

1、 政治

2、 英语

3、 物理化学

4、 综合化学

综合化学: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相关内容。无机化学部分涵盖化学原理、化学理论和描述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注重元素与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与化学原理、化学理论的有机结合。分析化学部分以定量分析内容为主,包括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实验技能和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根据分析化学实验性强的特点,要求在正确理解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分析化学实验技能。注意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分析化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交叉领域的新问题。有机化学部分考试命题的知识范围涵盖基础有机化学的全部内容,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要求正确理解各类基本有机反应机理,具备应用基础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实验研究的能力。
《物理化学》:主要包括热力学、动力学、胶体表面、电化学、统计热力学等。

《综合化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物理化学》,付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范崇政,中国科大出版社。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0

01微机电系统与微传感器
02
智能检测技术
03
自动化仪器与仪表
04
智能安全预警技术
05
智能传感系统
06
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
07
人工智能
08
智能控制与仿生感知
09
智能信息决策系统
10
仿生视觉
11
专家系统
12
信息获取科学与应用
13
机器人感知

 

20

1、 政治

2、 英语

3、 数学一

4、 自动控制原理或信号与系统或电子技术或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专业课重点考核基础知识及实际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编,科学出版社。

《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三版),沈被娜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含数字和模拟),康华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控制工程(085210,专业学位)

研究方向同“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10

同“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同“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00)

1、 智能微系统

2、 微机械加工

3、 仿生机器人技术

4、 精密计量仪器

5、 智能机电系统

10

1、 政治

2、 英语

3、 数学一

4、 机械设计

零件的几何精度,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齿轮传动,螺旋传动,轴,联轴器、离合器,支承,直线运动导轨,弹性元件。

 

同中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科学岛  信箱:安徽合肥1130号信箱  邮编:230031  皖ICP备05001008号-1
传真:(0551)65592420  电邮:iim@iim.ac.cn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