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近期要闻

近期要闻

智能所联合协办202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大会

来源:  | 时间:2025-07-08|  作者:吴银亭(综合报道)

7月4日-7月6日,202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会议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合肥工业大学、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协办。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部门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围绕智能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交流学术思想,探讨技术问题。期间,智能所宋全军研究员担任程序委员会主席,宋博研究员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葛运建研究员特邀出席会议。

大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全面前瞻的产业技术分享。其中,智能所智能感知中心主任宋博研究员主持平行论坛。平行论坛邀请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刘宇飞、湖南大学梁桥康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张文安教授、安徽大学李成龙教授作专题报告。

刘宇飞作了题为《“训练场”打造具身智能新开发范式》的报告。报告指出,国地人形创新中心建设了国内最大异构“麒麟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实现行业首个动作基元范式和大语言模型融合的机器人动作生成,形成了“训练场-异构数据-具身智能开发平台-模型”的研发模式,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国地合作共同突破人形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

梁桥康作了题为《机器人力视觉感知及其应用》的报告。报告指出,机器人系统的智能化操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环境感知能力,而随着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机器人力视觉多模态感知正成为研究热点;并重点介绍了团队在机器人力视觉等多模态感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介绍相关成果解决针灸机器人力触觉感知、厨余垃圾高效回收等实际问题的案例。

张文安作了题为《复杂感知环境下多源信息融合估计最新研究及应用》的报告。报告针对复杂感知环境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估计系统所面临的非线性、量测和模型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了系统性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几何贝叶斯估计、结合深度神经网络推理的学习型融合估计和分数贝叶斯估计等新方法,并介绍了在机器人导航与定位领域的应用情况。

李成龙作了题为《无人机多模态视觉感知》的报告。报告指出无人机平台搭载的多源传感器克服了单一传感器的成像受限问题,为全天时全天候环境感知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面临多模态质量不均衡、多模态信息不完整、跨模态空间非配准等现实难题;针对这些难题,重点介绍了团队针对这些难题在不均衡多模态视觉感知、缺失多模态视觉感知、非配准多模态视觉感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探索。

会场

刘宇飞副总经理作报告

梁桥康教授作报告

李成龙教授作报告

张文安教授作报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