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科企协同创新重大专项“谷草兼用”脆秆基因分子育种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启动会在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省科技厅、合肥市科技局、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养殖企业等领导专家参加会议。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书记吴丽芳、科发处处长邓国庆出席会议。
智能所“理想”脆秆水稻突变基因的发现和克隆,为解决水稻收获后的秸秆处理难题、玉米的青贮饲料短缺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稻谷上餐桌,秸秆因为变脆、富有营养,成为饲养牛羊的粗饲料。2021年,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合肥研究院签署了“谷草兼用”脆秆水稻关键基因及技术转化协议。安徽荃银高科在拥有脆秆基因使用权的基础上,开展“谷草兼用”水稻新品种选育。为打通产业链、加快成果转化落地,安徽荃银高科和合肥研究院共同组织科企协同创新攻关,设立重大专项“谷草兼用”脆秆水稻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启动会上,项目主持人智能所刘斌美研究员汇报了项目研究基础、总体方案及目标、项目组织实施步骤,课题组将围绕脆秆水稻分子育种开展攻关,发掘与秸秆营养品质、消化特性关联的基因,聚合持绿、抗氧化、高产、优质等优良基因,在实现粮食稳定的基础上,充分提高秸秆的饲用价值。荃银高科何立斌主任介绍了 “谷草兼用”水稻产业化方面的瓶颈问题、推广模式。吴丽芳提出改良和提升脆秆水稻秸秆品质的建议。
与会专家一致肯定该项目启动具有及时性和重要性。安徽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副处长薛军、合肥市科技局总工程师潘学文、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卢继前分别发言,他们表示项目目标明确、意义重大,实现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跨界”,有利于打通产业链,实现价值链。畜牧养殖企业表达了粗饲料本地化迫切需求,对“谷草兼用”脆秆水稻项目的实际应用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并期待进一步合作。同时,专家建议,要探索脆杆水稻的饲料化应用途径,建立脆秆水稻秸秆饲料营养价值表、完善动物营养评价等。
荃银高科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琴表示将加快构建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发展的新模式,强化示范带动、打造典型模式、培育市场化主体、开展监测评估,共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化模式,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将脆秆技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合作,为中国农业走出去贡献力量。邓国庆表示合肥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与荃银高科的合作,努力树立科企合作模式的示范标杆,以产学研用相融合的创新机制助力种业创新发展。
启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