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济南9月16日电(记者 郭绪雷)在外源控制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对水体内源污染的科学治理、精准治理?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时如何有效促进生态恢复?9月15-17日,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召集水环境专家和业界人士共聚日照,共商河湖水质改善新技术、新方法,以破解以上难题。其中来自中科院的底泥洗脱技术,被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是实现河湖内源污染科学治理、精准治理的有效手段,是改善水体生境、促进生态恢复的重要基础性技术。
底泥洗脱、蓝藻磁捕和化肥控失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余增亮、冯慧云团队围绕水环境治理的三大技术。其中底泥洗脱技术是将相对封闭的箱体沉降到河床表层,通过物理扰动产生箱壁约束的湍流,使泥/水界面胶体沉积物在湍流作用下翻滚、摩擦,有机/无机复合体剪切分离,无机颗粒重力沉降、原位覆盖,粒径较小的胶体级污染物随水泵出,经絮凝沉淀后压滤外运,分离后的清水回流河道。经洗脱处理后,水体透明度大为提高,底泥理化性状好转,水体生境明显改善,有利于沉水植物萌发、生长和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恢复,逐步增强水体生物消解和自净能力,为水环境治理开创了物理—生物法有机耦合的技术路径。该项技术已成功应用在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青岛桃源河和日照泻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中。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会长章林伟介绍,“底泥洗脱技术是针对水体内源污染分布规律和释放特点提出的新理念、新方法,能成功实现水体内源污染的科学治理、精准治理,可推广便应用。”(完)
文章链接: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10260407?channel=weixin
技术交流及项目现场会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