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安徽日报]江淮粮仓的“种子密码”

来源:  | 时间:2022-02-25|  作者:徐旻昊

  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明确要求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安徽是我国水稻种植大省之一,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800多万亩,水稻年总产量约2600多万吨,在产量和商品率均居全国前列。我省也是水稻产种、用种、供种大省,近年来年审定水稻品种超过百个,推广应用的水稻品种数达500多个。水稻大省如何走向水稻强省?记者走访了省内的科研机构。

  2月21日,在中国科学院强磁场与离子束物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采集脆杆水稻材料,以培育更优良的品种。

  水稻的品种日渐丰富,这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基础研发。2月21日,在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中国科学院强磁场与离子束物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就新培育的脆秆水稻材料做分子检测,聚合更多的优良性状基因以便满足品种多样化需求。去年,这个实验室参与的“发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协同调控新机制”获评中科院的2021年十大农业科学重大科学重大进展之首。

  2月21日,在中国科学院强磁场与离子束物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研发可实现单粒水稻品质分选的作物品质智能检测分选仪。

  2月21日,在中国科学院强磁场与离子束物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就新培育的脆秆水稻材料做分子检测。

  在水稻的诸多品种中,探寻哪种更有商品性、更适合大面积种植,品种性能的反复科研必不可少。2月17日,在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农业部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一台全新的高通量基因分型系统正在被调试使用,该系统一天可以制备8万至10万个数据点,相当于之前两个人一个月的工作量。作为我国水稻水稻种业的龙头企业之一,2021年度,荃银高科集团及控股子公司自主及合作选育的97个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其中杂交水稻新品种高达92个。

  2月17日,在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农业部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观察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颜色反应。

  2月18日,在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农业部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使用电泳槽测试水稻种子的性能。

  2月18日,在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农业部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高通量基因分型系统自动化做数据检测。

  2月18日,在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农业部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查看高通量基因分型系统检测的数据。

  2月18日,在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农业部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丰富的水稻品种。

  2月18日,在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农业部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一株在海南南繁基地带回的脆杆水稻。

  水稻品种多而杂,种植环境和技术也对水稻食味品质造成影响,全方位的优化种植不可或缺。2月19日上午,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一场优质丰产水稻品种优质食味稻米品鉴会在此开展,来自中国水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等7位专家现场品尝打分。品鉴会筛选出晶两优1212、臻香丝苗等丰产兼具优质食味的品种,将向全省种粮大户进行推介。以技术服务为依托,推动良种、良法、良田、良机配套,这对于推动我省优质稻产业化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2月19日,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专家参加优质食味稻米品鉴会。

  2月19日,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观察经过基因编辑的组培再生水稻苗。

  从新品研发,到良种推广,再到种植技术优化,我省农业科研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努力使老百姓吃得更安心、更放心、更香甜。

  2月20日,在安徽省农科院岗集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科研人员查看田间情况。

  2月20日,在安徽省农科院岗集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科研人员采集土壤,以便检测土壤肥力。

  2月20日,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对采集土壤进行检测。

  原文链接: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29/521500.html?isShare=true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