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亮之(左一)在田间开展水稻育种工作
11月,当阵阵冷风吹至合肥时,海南依旧温暖如春。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科学岛”),有一群像候鸟一样的科研工作者,每年他们都要追随温暖的气候,向南迁徙2000公里。不过,他们可不是为了那里的宜人环境,而是为了开展水稻育种试验。
育种“候鸟”将迁徙海南
11月18日,陶亮之正在实验室里整理种子。他手上挑拣的,正是要带去海南南繁基地开展田间品种试验的水稻种子。
陶亮之是合肥科学岛水稻育种团队的农业技术员,头顶草帽,臂戴套袖,脚穿长靴,皮肤黝黑,这是他的“工作画像”。与在平地行走相比,双脚深扎水田,每一步都要使上劲头,即使这样,陶亮之乐此不疲。这两天,尽管合肥急速降温,但他仍是满身大汗。整地、育秧、选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非常忙碌。
“水稻的季节性非常强,课题组每年有上万份水稻种子需要播种,不同水稻的生育期差别很大,有的早熟,有的晚熟,必须及时安排播种,才能开展下一步品种筛选试验。”11月20日,陶亮之就要和同事们出发前往海南了,他不得不加快手里的工作。
每年4月下旬到11月上旬,陶亮之都要在安徽、黑龙江等多个水稻试验基地开展品种选育,11月下旬到4月上旬,陶亮之就要像候鸟一样“迁徙”到海南,借助当地的温热条件继续开展试验,春节在海南试验田度过已是常态。
一个新品种的成功选育,需要漫长的过程。一亩田,实验材料成千上万,是否选育成功,皆是未知。虽然辛苦,还长期与家人相隔两地,但对陶亮之来说,每一株禾苗都代表着希望,能够繁育出良种,就是他最幸福的事情。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培育良种这件事,陶亮之已经干了32年。
1992年,22岁的陶亮之开始跟随水稻育种专家吴跃进研究员开展优良水稻品种选育工作。在水稻育种团队,他主要负责水稻的田间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水稻观测记录等方方面面的农事活动。
水稻育种与大田生产不同,需要开展密集的田间小区试验,难以大面积机械化,依赖大量的人力投入。如何高效组织人力开展田间试验,这里面大有学问。
32年的田间工作经历,使陶亮之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农业一线工作者。在忙碌的时候,陶亮之每天要带领几十人同时开展田间工作,拉线、划小区、插秧……各项任务分工明确、有条不紊。
在海南开展田间试验的时候,上到80岁老汉,下到6岁孩童,都叫陶亮之“亮哥”,这也成为了他繁忙育种工作中的趣事。“被不同年龄的人叫‘亮哥’,我觉得特别亲切,虽然远在海南,仍有家的感觉。”陶亮之说。
从事水稻育种工作以来,陶亮之筛选水稻材料40余万份,从中创制了3000多份基于离子束诱变的水稻优良突变体材料,真切地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近年来,陶亮之和团队成员合作选育出了“科辐粳7号”“中科粳5号”等优良水稻新品种,其中,国家审定品种5个。“科辐粳7号”作为国内首个谷草兼用水稻脆秆品种,解决了秸秆还田和动物饲料短缺的重大难题。
前两天恰逢周末,陶亮之还在仓库里忙着整理水稻种子的材料。他说:“端中国碗、吃中国饭,我经常跟年轻的技术员念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选育出更多更好的水稻品种,不怕吃苦,别说空话,我们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报记者 刘小容 通讯员 杨阳 詹玥 文/摄·
报道链接:https://newspaper.hf365.com/hfrb/pc/content/202411/19/content_485839.html